Search

#自我覺察引導:你只能將自己有的給出去

不要一直去製造別人「需要」你,來以為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自我覺察引導:你只能將自己有的給出去

不要一直去製造別人「需要」你,來以為別人是愛你、重視你。「需要」是很利益的,因為「需要」你而和你有關係,有一天「不需要」你了,自然就會淘汰你或割捨你,和丟棄廢物和清理東西一樣。

愛,不是這樣的,愛是來自感受,是來自相互理解和欣賞,是來自尊敬和重視,是來自一種對生命本身的情感交流,是來自存在與存在之間彼此的情感連結和真誠。這些都不是建立在「需要」上。因為「需要」才說愛你,「需要」才是重點。因為「愛」你,因此需要「你」,「愛」才是核心,而「你」是獨特而重要的存在。

因為「愛」存在,我們可以相互適度依賴,卻也可以各自獨立和自我負責。若是將「需要」當作「愛」,關係裡的需求都可能造成某一方的過度依賴,及控制索求。別把「需要」當成是愛,若是如此,你可能並不真的懂得愛。在愛的功課上,你需要再有所思索及領悟。

自我價值,不等於「可利用價值」,生命的存在即是價值,縱然我們能為所愛的人奉獻自己的生命、犧牲自己的擁有,但那不是為了獲取生存的價值,而是單單因為愛的緣故,我們願意且樂意。但是,我們從「殉道者」人格原型剛起步時,人們不明白此番奧妙的深意。

殉道者以為付出和助人是一件單純的事,就是去受苦、去背負、去扛,用自己的痛苦換取別人的快樂。他們失衡的付出,其實是一種交換行為,用自己的受苦和犧牲換取別人的快樂,也換取自己高貴的靈魂昇華。

然而,若你走到「殉道者」人格原型階段,你需要知道及了悟的是:生命的本質,每一個人都值得體會平靜和喜悅,不需要有人一定要被犧牲、一定必須受苦受難,這世界才得以拯救。「受苦和犧牲」不是生命的根本,身為人、身為生物,我們都能享有歡樂、平等、愛與尊重。

為了自己所愛的人、價值信念,或熱愛的工作理想去付出及奉獻,本質上即是喜樂的事。但是若當中失去和自己、和關係、和世界的真實連結及共好,那麼這一份付出和奉獻,會漸漸地失去喜樂的本質,也會慢慢地吞噬生命的能量,淪陷於無盡的哀怨地獄中。

我們能夠在付出中,保有內心的喜樂和充實,不為付出而感到匱乏及不平衡,這需要來自於你對生命「擁有」的體會是豐富而足夠的。

我們只能將自己有的給出去,若自己沒有,甚至匱乏,那麼所給出的又是什麼呢?說到底,所給出的其實是早已掏空、耗竭及虛弱的自己。那麼,不論是付出或是奉獻,都將成為惡性的循環,在耗損中無法給出真正有價值的愛及奉獻。

要停止沒有品質的付出及奉獻,這需要殉道者也能接受他人的給予。想善於付出,就要善於接受,知道自己也是受到上天恩寵,能夠領受愛與尊重的一個豐富生命時,我們所給出和奉獻,就不是消耗,而是分享和共好。

_蘇絢慧2020作品_
#認出自己的課題,找回做自己的真實力量
#看懂自己的人生
-
《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》🔗入口網址: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38GMERU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2qNoNPo
三采 :https://bit.ly/36HUx7V
誠品 :https://bit.ly/2PHXYnW
讀冊 :https://bit.ly/2r07NWg

-
〈自我檢測〉
你現今的內在原型能量是哪一種?
https://www.suncolor.com.tw/hero2019/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裡是蘇絢慧(心理療癒作家)的心理書籍、 課程和活動訊息的分享粉絲專頁。歡迎閱讀、追蹤,但恕不回覆個人生活或心理等問題。
View all posts